2017年3月13日 人民網-財經頻道 喬雪峰
“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創新扶貧協作機制,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扶貧,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把扶貧工作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已經成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
“產業扶貧比你給錢更重要,給了錢他總會花完的,不能造成他持續的創收。”全國人大代表、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近日做客人民網時表示,精準扶貧如果用各個企業去拓展產業扶貧,對精準扶貧是個長效機制,如果全社會關心精準扶貧,咱們扶貧還是大有希望的,而且在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全面脫貧也是沒有問題的。
王均金指出,目前全國扶貧開發工作得到了全面的推進,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績。但從他的調研情況來看,扶貧工作還存在觀念轉變沒有完全到位、脫貧攻堅任務仍然艱巨、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困難、多重致貧因素交織疊加、扶貧投入難以滿足需求、貧困地區缺少產業支撐、片區扶貧政策不夠平衡等多個方面的問題。
王均金表示,第一,精準扶貧涉及到的各個環節,都要有統籌的指導意見的法規或者規章;第二,各地要出臺精準扶貧相關的細則,自己的管理條例,以便更好的指導精準扶貧的工作有序進展;第三,歸口資金應該以縣域為單位,這樣資金效率更高,扶貧也就更精準。“有些資金雖然有專門對象的,但是如果一年兩年用不了怎么辦,那就要協商,把多出來的資金能不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統籌管理這些東西。”
王均金指出,貧困地區脫貧,關鍵在于產業發展,增強造血功能,這是精準扶貧、幫助貧困人口實現長效脫貧的有效手段。此外,要建立扶貧資金統一調配、歸口管理體系,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安排、集中投入、陽光運作、形成合力的原則,整合各類扶貧資金,有效解決扶貧資金效率不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