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5 東方網
采購“無處”、捐贈“無門”,通關“無路”、配送“無序”。“戰疫”初期,海外華人華僑留學生在全球采購捐贈物資,無奈遇到了王均金委員所描述“四無”現象。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總商會副會長、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均金建議,建設全國一盤棋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這次疫情暴露出重點衛生防疫物資(如防護服等)儲備嚴重不足,在其他儲備方面也存在類似問題。”王均金委員提出,當下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仍需總結經驗,系統梳理國家儲備體系短板,科學調整儲備的品類、規模、結構,優化關鍵物資生產能力布局,做到關鍵時刻拿得出、調得快、用得上。
王均金委員在提案中說,增強突發事件的響應能力,頂層設計物資保障體系,將“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常態化、制度化。以保障當重大疫情發生時,防止部門推諉、扯皮現象,能夠快速、果斷決策,以防延誤時機。
“應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醫療物資貿易經營,建設立體、綜合、現代的全球采購和物流配送系統。”王均金委員建議,出臺相關政策,建設一套“平戰結合”的應急物資采購、配送體系。授權和鼓勵部分有良好社會責任記錄和經營實力的民營企業組建貿易公司,允許其在全球范圍內采購、接收、通關、運輸防疫物資。
同時,王均金委員也建議,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利用大數據構建重要物資的生產、儲備空間布局。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技術,建設常態化應急物資生產保障基地,同時后備一批“應急生產能力”,在疫情發生后,能夠迅速調整,生產疫情關鍵物資,保障應急物資生產能力迅速擴大,滿足疫情對關鍵物資的需要。